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表達軸突標記TAU(綠色)和樹突標記MAP-2(紅色)的分化皮層神經元。圖片來源:巴斯大學羅伯特·威廉姆斯
英國巴斯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發表論文稱,他們揭開了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子集基因與鄰近基因相互作用的機制,這一機制可調節必需的神經細胞發育及功能。
lncRNA基因與其他基因不同,它不編碼生命的基石蛋白質。但lncRNA在人類基因組中普遍存在,估計數量在18000—60000個之間,而蛋白編碼基因為20000個。正是因為lncRNA包含的信息不會導致蛋白質的產生,這些DNA片段曾被視為垃圾。
但新研究清晰表明,一些lncRNA絕不是垃圾,它們可能在恢復遭受嚴重神經損傷的身體功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盡管大多數lncRNA基因的功能仍然是一個謎,但有一個子集和它們的蛋白質編碼鄰居是成對出現的。它們共同調節基本神經細胞的發育和功能,特別是在胚胎發育和生命早期的大腦中。
此次新研究確定了一個重要的信號通路,該通路可以協調這種lncRNA的表達和與之配對的關鍵蛋白質編碼基因。
研究人員稱,這項新成果使人們更接近了解神經細胞的基本生物學內容及其產生方式。團隊希望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lncRNA基因在大腦中的運作方式,這些知識對于缺陷神經元替代和神經功能恢復研究十分重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